通知公告

华南理工大学陈燕教授学术报告

发布者:李助鹏发布时间:2024-08-11浏览次数:182

应bevictor伟德国际王志红教授邀请,华南理工大学陈燕教授近日来公司进行讲学活动,欢迎老师和员工参加

报告题目基于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环境小分子转化反应过程研究

报告时间:2024813日(星期二)上午10:00

报告地点:理学楼202

告人介

陈燕,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经理。本科、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并在MIT进行了博士后研究。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课题组以环境小分子电催化定向转化为研究内容,围绕界面转化反应基元过程的理解和调控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工作。近五年(2019-至今)作为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3)、Angew. Chem. Int. ed.Energ. Environ. Sci.(2)ACS Catal.Adv. Funct. Mater.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8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件;获国际固态离子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广东省青年科技创新奖;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际合作等科研项目。目前担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子束离子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Energy & Fuel》期刊顾问委员、《Frontiers in Chemistry》客座编辑等学术职务。其他信息参考课题组网页:www2.scut.edu.cn/yanchen

报告摘要

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采用电化学催化技术将而CO2、水分子、低碳烷烃等小分子转化为燃料或者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供给生产和生活使用,既能消除温室效应又能实现间隙性的可再生能源储能,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利用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sSOECs)在高温下对小分子进行定向转化,具有高效、环保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以及先进核能提供的热能和电能,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表面反应环境的复杂性,目前对于电极材料性质与其催化活性间构效关系依旧不明晰,如何调控表面反应路径得到特定的产物依旧是有待突破的技术难题。为了有效揭示材料表界面性质与其催化活性相关性,我们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构建了具有可控组成、结构的模型材料体系,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基于同步辐射光电子谱/光吸收谱等表面表征技术,我们系统研究了在不同反应条件下钙钛矿相钴氧化物表面电子结构、化学组成等材料特性演变规律,揭示了材料性质对二氧化碳还原、乙烷氧化脱氢等反应过程的影响机制。在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采用结构纳米化、表面修饰、原位重构等方法构建高效电极材料实现小分子定向转化。本报告我们将报道在上述研究方向上的最新进展。